长裕电缆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

长裕 · 特种电缆研产厂家聚焦工业自动化设备电缆定制生产

电话021-60554268

长裕电缆关注市场发展动向紧跟行业所需

热搜关键词:

汽车线束布置与设计(下):布局细节与综合考量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2-11-22

三、布局细节与综合考量


避免高温与管路干涉

高温区防护:确保线束不过度接近高温区域,如无法避开,需采用隔热罩保护(至少80mm间距),无隔热罩时,间距至少160mm。特别针对排气管等持续高温部分,间距要求更为严格。

管路独立:线束布置应避免与燃油管路、制动系统管路使用相同固定点,防止交叉或接触。

周边管路考虑:注意线束与水管、真空管等周边管路的间距,避免干涉。

12.18汽车线束2

通孔设计要点

前期规划:在设计初期即考虑通孔位置及构造,确保与其他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合理。

防液体渗入:线束穿越钣金件孔时,需确保外界线束小于压线孔,防止液体进入驾驶舱。

压线孔高度:四门线束与驾驶舱线束连接时,车门上压线孔应低于车体侧围上压线孔。

橡胶产品稳定性:确保线束上橡胶产品的稳定组装,防止胶垫脱落。


防干扰信号策略

避开干扰源:电源线布置应远离干扰信号源,如电喇叭、电动机等。

感应器数据信号保护:感应器数据信号电源应与大电流零部件电源保持至少300mm间距。

搭铁线独立布置:重要系统、关键系统的搭铁线应独立布置,避免相互影响。


美观度与实用性并重

自然布置:线束布置应顺其自然,避免强行拉扯,发动机舱线束优先放置于承重梁下方或里侧。

方向一致:线束走向与依附件方向一致,采用横竖平直的棋盘式排序,减少斜向布置。

色彩与尺寸协调:线束布置注重色彩配合和尺寸匀称,发动机舱线束建议采用深色插接件,必要时设计整体线束挡板。


其他标准与安全考量

防尘防水:插接件尽量减少竖直布置,避免布置在降水集聚区或车辆外界,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。

安全系数:线束布置需考虑汽车碰撞时的安全性,避免线束受压挤引发短路故障。

电气原理遵循:线束布置应根据电气原理合理设计走向和出线方位。

供应商协作:与二级供应商密切沟通,选择合适的方案设计。


汽车线束布置涉及多个零部件和系统,设计时需全面考虑各要素,初期规避潜在问题,确保线束后期设计、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与特性。至此,汽车线束布置与设计的上、中、下三篇已全面解析完毕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 

最新资讯